6月16日,中科創星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創星”)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2025年度第一期定向科技創新債券——25創星PPN001(科創債)”,發行規模4億元,期限5+5年,成為國內首個率先成功發行科創債券的民營股權投資機構。
本次發行由浦發銀行擔任牽頭主承銷商,由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和成都銀行擔任聯席主承銷商,票面利率2.10%,全場認購倍數3.58倍。充分展現出市場對中科創星作為早期投資機構“耐心資本”價值投資理念與實踐的認可與信心,也反映出投資者對以硬科技為代表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樂觀預期和堅定支持。
根據記者了解,資金將用于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半導體等硬科技領域基金的出資及置換,壯大“耐心資本”。中科創星科創債發行過程中,積極探索運用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這一新型政策性支持工具,由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額擔保,西安擔保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西安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提供反擔保,開辟“央地合作”新模式,進一步強化風險控制,確保債券發行的安全性。
中科創星成立于2013年,是“硬科技”理念的締造者,并成為硬科技領域投資的先行者,聚焦科研院所和高校、助力科研院所與高校的優秀科技成果轉化,致力于構建“研究機構+早期投資+創業平臺+投后服務”為一體的硬科技創業生態體系,為科技創業者提供覆蓋全周期、專業深入的投資孵化及融資解決方案。截至今年6月,基金在管規模超過120億元,已投資孵化超過530家硬科技企業。
科創債券政策落地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重要內容。此前,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引導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促進構建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金融體制。
創投機構發行的科技創新債可以用于私募股權基金設立、擴募,私募股權基金可將資金用于投資科技創新企業。業內人士分析,新政前我國股權投資機構很少通過債券市場融資,主要受主體資質、融資期限、融資成本等因素限制,比如市場上科創債發行期限大多在5年以內,與普通的公司債期限設計無太大差異,而科創類企業項目研發資金投資周期通常在5年左右甚至更長。新政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上述問題,民營類頭部機構敏銳地察覺到了政策紅利,加快了在債市融資的步伐。股權投資領域頭部民營類投資機構明顯增多。陸續有東方富海、啟明創投、毅達資本、君聯資本、中科創星等頭部投資機構積極響應。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李浩表示,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債融資,不僅有助于創投機構拓寬融資渠道,推動募、投、管、退業務良性循環,也將推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至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他還指出,“作為早期股權投資機構的代表,中科創星獲得全國首批科創債發行資格并發行成功,更深刻感受到國家全方位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鼓勵,我們將繼續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以科創資本,激發科技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