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走勢明顯強于A股,投資者對于估值更低的港股給予了更多關注。在此背景下,AH股溢價率不斷下行,目前AH股溢價指數已跌至130以下。這一趨勢性變化折射出中國資本市場的估值邏輯正在發生變化,A股與H股的估值差正在不斷收斂,甚至出現寧德時代等龍頭股H股的價格反超A股的現象。
AH股溢價的由來,主要是因為以往A股市場投機性較強,同樣的股票在A股和港股有著不同的價格體系。A股市場以散戶和游資等資金為主,而港股連接著全球資金,且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因此,A股市場整體流動性更好,同時也貢獻了部分溢價,而港股此前面臨著流動性不足問題,不少公司折價明顯。
但隨著滬深港通的不斷發展,內地資金對港股低估值形成共識,大量資金通過港股通流入港股市場,從而推動了港股市場的流動性折價不斷修復。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南向資金今年以來凈流入港股市場的金額超過7200億港元,僅半年時間就涌入了滬深港通開通以來的近六分之一金額。
對于投資者而言,選擇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根據估值體系選擇更便宜的公司擇機而入。畢竟,同樣的股票具有同樣的分紅權和投票權,扣除紅利稅后,多數港股的股息率高于A股,紅利投資性價比凸顯。
AH股溢價率走低的背后,不僅是簡單的價格體系變動,更多是投資者的價值投資理念、資本市場開放與宏觀經濟轉型等多重邏輯交織的必然結果。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此背景下,資本市場的估值邏輯也在發生變化。
港股中包括不少優質互聯網科技公司,市場的稀缺性決定了港股市場整體的吸引力。在AI時代,互聯網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巨大,收效也同樣顯著。此外,新消費、創新藥等公司今年以來在港股市場表現強勢,同樣也吸引了資金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不少A股上市行業龍頭公司赴港上市,多家公司在募資用途中提到將用于海外業務拓展,這符合市場關于中國企業如何突圍的認知,從而推動了港股上市公司的估值抬升。
隨著越來越多非傳統金融、能源公司赴港上市,意味著未來可以在港股買到更多優質的中國資產,且這部分公司將吸引增量資金交易。未來期間,在港股公司稀缺性和南向資金持續加碼流入的情況下,內地資金對港股的定價權將不斷提升,港股的流動性折價或進一步收斂,從而有望帶動AH溢價率進一步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