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有市場消息稱,部分煤礦主產區的安全生產檢查趨嚴。
該消息引發盤中焦煤期貨大漲。截至當日下午收盤,焦煤期貨領漲商品期貨板塊。夜盤時段,焦煤期貨延續漲勢,截至收盤,主力合約漲3.09%。
對于焦煤期貨的大漲,一德期貨天津分公司高級分析師張源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從基本面來看,焦煤現貨供應自本月中旬以來持續回落。其中,山西地區近期因安全檢查和環保壓力較大等原因出現減產,內蒙古烏海地區則因環保壓力較大和自身庫存問題出現減產,國內供應出現回落。進口方面,由于受俄羅斯部分煤礦發運不可抗力因素影響,5月份以來俄煤進口量環比下滑60萬噸左右,蒙古焦煤進口出現50萬噸左右的減量。
東海期貨黑色金屬首席研究員劉慧峰表示,近期市場關于煤礦減產的消息逐漸增多,內蒙古烏海、山西等地近期均傳出煤礦減產消息。前期焦煤價格低點已經跌破了部分高成本礦的成本線,因此煤礦減產在邏輯上也有一定合理性。另外,焦煤基本面數據有邊際改善,最新一期的煤礦煉焦煤庫存數據環比回落了36.09萬噸,為連續9周上漲后的首次回落。
“焦煤供應對應鐵水的數量,由月初的239萬噸/日回落至234萬噸/日左右水平,基本面供應壓力較前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緩解。同時,前期鋼廠及焦企主動降低原料庫存,臨近月末市場存在階段性的補庫需求,對焦煤需求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而周四午后鋼材數據表現尚可,進一步提升了煤焦看漲情緒,領漲黑色市場。”張源說。
當前的去庫存情況如何?張源認為,本月焦煤已累計去庫150萬噸左右,庫存壓力大幅下降。不過,對比往年同期,焦煤全口徑庫存仍處于近兩年偏高水平,庫存壓力仍偏高。
劉慧峰認為,當前煉焦煤供應過剩格局并未明顯改善,上游庫存壓力依然較大,本周雖出現環比回落,但絕對量仍在463.09萬噸,為近5年來的高位。全國523家煤礦煉焦精煤日產量連續6周回落,累計回落幅度為7.87萬噸。
記者采訪中獲悉,當前下游需求欠佳,焦企處于持續虧損狀態。最新的噸焦盈利數據為-23元/噸,焦化企業日產量持續下降,目前為64.7萬噸,相比5月底高點下跌2.6萬噸。鋼焦企業對焦煤補庫也持謹慎態度。最新的鋼廠和焦化廠焦煤庫存為1570萬噸,該數據自4月下旬以來已經累計下降189萬噸,絕對量也處于近5年低位。
“6月份以來,國產焦煤供應有所收縮。一是因為發生事故,導致個別煤礦停產整頓;二是因為配合安全生產檢查和環保督察入駐,個別煤礦產量及洗煤廠開工主動有所下滑;三是個別民營煤礦的生產利潤顯著壓縮后,出現減產甚至停產的動作。而且,煤價持續下跌后,進口煤的跟跌也有所乏力,蒙古煤進口當前處于價格倒掛狀態,有待依據三季度長協價格的具體讓利幅度,再看能否打開進口空間。而鐵水產量當前仍處于242萬噸/日的高位,因此整體來看,煉焦煤階段性供應過剩有明顯的舒緩,這也從整體碳元素的庫存下滑上有所體現。”國投期貨黑色金屬首席分析師曹穎說。
安全生產檢查對煤礦的影響幾何?對此,張源告訴記者,會對內蒙古及山西少數煤礦供應形成短暫的影響,但持續時間普遍較短。預計本周末或者7月初,大部分地區煤礦將恢復正常,影響持續時間較為有限。環保督察方面的影響同樣如此,預計7月初復產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目前國內煤礦安全生產檢查絕大部分還是停留在消息層面,內蒙古烏海環保升級,周邊露天煤礦自發性停產,預計可能影響產能960萬噸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焦煤價格的低點已經跌破部分高成本煤礦成本線,同時三季度國家有一系列重大活動將要舉行,未來2—3個月北方主產區煤礦安全生產檢查力度升級的概率會比較大,屆時煤炭供應可能會進一步回落。”劉慧峰說。
談及安全生產檢查對煤礦的影響,曹穎則認為,預計影響時間不長,進入7月后,煤礦或開始陸續提產、復產。
對于焦煤的后市,張源認為,短期煤焦預計仍將保持相對偏強的震蕩運行狀態,但上方倉單成本壓力存在,上行空間可能受限。另外,在沒有其他外部因素干擾的前提下,國內供應預計將有所恢復,進口煤數量也將回升,焦煤供應相對充裕。若鋼廠能夠維持盈利,鐵水維持當前水平附近,煤焦供需也將保持緊平衡狀態,向下空間不大。而中長期煤焦的關注點依然在下游的需求變化,需要注意重要節日節點對煤礦生產方面的影響。
“焦煤供應過剩的格局目前沒有根本性改變,且焦煤倉單成本在810元/噸附近,近月主力合約已經處于升水狀態,因此上漲持續性需要關注三季度安全生產檢查預期能否兌現。若安全生產檢查政策兌現,煤炭供應明顯收縮,則價格可能會繼續上漲,反之則可能在沖高后回落。”劉慧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