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普微創業板IPO6月27日獲得深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國泰海通,這也是注冊制以來首家IPO獲得受理的未盈利創業板公司。招股書顯示,公司擬募資18.78億元,最近三年歸母凈利潤累計虧損超過13億元。不過,公司去年虧損已大幅收窄。
早在2023年2月17日,證監會已批準啟用創業板第三套上市財務標準,符合條件的未盈利企業能夠在創業板上市,但前期未有案例落地。
具體來看,創業板第三套標準的核心條款是企業需滿足“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這一條款適用對象是那些尚未盈利但具備高成長性、技術壁壘或戰略價值的創新企業(如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領域)。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大普微主要從事數據中心企業級SSD產品的研發和銷售,是業內領先、國內極少數具備企業級SSD“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組”全棧自研能力并實現批量出貨的半導體存儲產品提供商。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大普微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57億元、5.19億元、9.6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34億元、-6.17億元、-1.91億元,三年累計虧損逾13億元。2024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8.73%,同時毛利轉正,虧損大幅收窄,預計2026年有望扭虧為盈。
此外,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94億元、2.69億元、2.74億元。
6月18日,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創業板正式啟用第三套標準,支持優質未盈利創新企業上市。
根據招股書,大普微于2024年12月最后一輪完成增資時估值為68.10億元,綜合考慮同行業上市公司估值情況,公司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
大普微本次IPO募資將用于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業級SSD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企業級SSD模組量產測試基地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金額合計18.78億元。
招股書顯示,大普微控股股東為平湖大普海德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設置特別表決權機制,股東大普海德、大普海聚持有的股份為具有特別表決權的股份,在特別表決權機制下,控股股東大普海德控制公司 54.78%的表決權,實際控制人楊亞飛通過大普海德、大普海聚合計控制公司 66.74%的表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