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規將開始施行,其中涉及網絡身份認證、藥品醫保結算、征信服務收費等影響公眾生活的多個方面。
鼓勵互聯網平臺接入網絡身份認證服務
公安部、國家網信辦等6部門聯合發布《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將于7月15日起施行。
國家網絡身份認證是依托國家統一建設的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為自然人提供申領網號、網證以及進行身份核驗等服務。網號和網證是國家網絡身份認證的一種機制,它將傳統身份證信息轉化為加密的虛擬憑證,用于網絡空間進行身份核驗。目前,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已經上線運行,用戶可通過國家網絡身份認證App申領并使用網號、網證。
《管理辦法》明確網號、網證的自愿使用原則,鼓勵有關主管部門、重點行業、互聯網平臺按照用戶自愿原則推廣應用,但同時保留、提供現有的或者其他合法方式進行登記、核驗身份。《管理辦法》鼓勵互聯網平臺接入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但應當保障未使用網號、網證的用戶與使用網號、網證的用戶享有同等服務。
國家將建戰略性礦產資源特殊保護制度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將于7月1日起施行。這次修訂是礦產資源法時隔29年后首次大修。
新礦產資源法規定,建立戰略性礦產資源特殊保護制度,將關系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的重要礦產資源納入戰略性礦產資源目錄,并對其中部分特殊礦產資源實行保護性開采。國家實行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的制度,礦業權應當通過招拍掛等競爭性方式出讓。礦業權出讓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納入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探礦權人在登記的勘查區域內,享有勘查有關礦產資源并依法取得采礦權的權利。
新礦產資源法還明確,建立礦區生態修復制度。開采礦產資源前,采礦權人應當編制礦區生態修復方案,隨開采方案報原礦業權出讓部門批準;采礦權人應當按照經批準的礦區生態修復方案進行礦區生態修復。企業的礦區生態修復費用計入生產成本。采礦權人應當按照規定提取礦區生態修復費用,專門用于礦區生態修復。
今起買賣所有藥品都要掃“藥品追溯碼”
7月1日起,買賣所有藥品都要掃“藥品追溯碼”。藥品追溯碼是藥品的“電子身份證”,通常由一系列數字、字母和(或)符號組成,標識在藥品包裝盒的顯著位置,是每一盒藥品從生產出廠時就被賦予的唯一身份標簽。
2025年3月,國家醫保局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印發《關于加強藥品追溯碼在醫療保障和工傷保險領域采集應用的通知》,明確要求2025年7月1日起,定點醫藥機構在銷售環節按要求掃碼后方可進行醫保基金結算,自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醫藥機構必須實現藥品追溯碼全量采集上傳。據國家醫保局數據,自2024年國家醫保局在全國范圍推進藥品追溯碼采集應用工作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歸集藥品追溯碼398.85億條。現階段,“買藥先驗碼、賣藥必掃碼”的社會共識已經基本形成,每天約有500萬人次消費者通過藥品追溯碼查驗藥品真偽并主動維權。
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基準服務費降低至1元
《國家發改委關于進一步降低征信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于7月1日起施行。
《通知》規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商業銀行等機構查詢企業信用報告基準服務費標準由每份20元降低至9元;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基準服務費標準由每份2元降低至1元;應收賬款質押登記收費標準由每件每年30元降低至15元,變更登記、異議登記收費標準由每件每次10元降低至5元;農村商業銀行等10類金融機構查詢企業和個人信用報告繼續實行優惠收費標準,并將內貿險承保機構納入優惠范圍;個人通過互聯網查詢自身信用報告免費,通過柜臺查詢每年前2次免費,自第3次起每次收費標準由10元降低至5元。本次征信服務收費下調,預計每年可為用戶節省成本支出約11億元。
加強監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暫緩與豁免行為
中國證監會制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暫緩與豁免管理規定》7月1日起實施。《管理規定》明確兩類豁免范圍,一類是國家秘密或者其他公開后可能違反國家保密規定、管理要求的信息,另一類是商業秘密或者保密商務信息。《管理規定》還明確豁免按時披露臨時報告,豁免披露臨時報告,采用代稱等方式豁免披露定期報告、臨時報告中的有關內容等三種豁免方式。
《管理規定》壓實公司責任,要求制定披露豁免制度,不得以涉密為名進行宣傳,對豁免披露事項進行登記管理并定期報送登記材料。
行政處罰對象從銀保機構擴展為金融機構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修訂發布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行政處罰辦法》7月1日起施行。
《行政處罰辦法》主要修訂內容包括完善行政處罰決策和流程,增加重大復雜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集體決策規定,增設行政處罰案件中止辦理和銷案程序;優化行政處罰管轄及協同機制,將行政處罰對象從銀行保險機構擴展為金融機構,明確行政處罰管轄分工規則和外部協同機制;完善調查取證及當事人權利救濟規則,明確不予處罰程序和執行程序;強化全流程監督管理和數字化建設,增加主動糾正行政處罰決定錯誤或行政處罰被撤銷程序,建立行政處罰跟蹤評價機制,完善電子送達和公告送達等相關規定。
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送達時限將壓縮至15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的《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7月1日起施行。《辦法》要求加強便民服務,通過信息共享能夠獲取的申請材料,不得要求重復提交,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通過網絡接收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辦法》明確,勞動能力鑒定分為初次鑒定和再次鑒定,對初次鑒定不服可以申請再次鑒定,再次鑒定為最終結論。
《辦法》還明確了工傷職工的復查鑒定、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申請領取病殘津貼人員重新申請鑒定的程序及要求;壓縮了鑒定時限,將結論送達時限從20日壓縮至15日;要求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完善無障礙服務設施設備。
規范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完善注銷制度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的《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規定》于7月15日起正式施行。《管理規定》細化了個體工商戶住所和經營場所登記規則,個體工商戶可以在其登記機關轄區內申請登記一個或者多個實體經營場所;僅通過網絡開展經營活動的平臺內經營者申請登記為個體工商戶,可以將電子商務平臺提供的網絡經營場所登記為經營場所。此外,規定健全了退出機制,完善了個體工商戶注銷制度,增設了另冊管理制度。
《管理規定》還明確,個體工商戶跨區遷移的,登記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做好信息對接、檔案遷移等工作。個體工商戶投資設立或者參股企業的,應當以其經營者作為股東(投資人、合伙人)。規定了個體工商戶變更經營者或者轉型為企業可以通過變更登記的方式,并明確了具體條件、程序、申請材料等。
個體戶可自愿申請納入納稅繳費信用管理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納稅繳費信用管理辦法》將自7月1日起施行,適用于已辦理稅務信息確認、身份信息報告,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納稅人繳費人。個體工商戶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其他類型納稅人繳費人可自愿申請納入本辦法管理。納稅繳費信用級別設A、B、M、C、D五級,信用評價周期為一個公歷年度。
《辦法》對《納稅信用管理辦法》進行迭代升級,將全國統一征收、具備條件的社保費和非稅收入事項納入信用評價,結合經營主體評價年度內按期申報和繳費情況,綜合評價納稅繳費信用級別,更加全面地反映經營主體信用狀況。同時,《辦法》將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納稅人繳費人統一納入信用評價,個體工商戶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其他類型納稅人繳費人可自愿申請納入納稅繳費信用管理。
《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國標實施
強制性國家標準《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7月1日起實施。新國標明確“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主要包括婦女經期衛生用品、排泄物衛生用品(不包括廁所用紙)和衛生濕巾、抗菌劑、抑菌劑等其他衛生用品。根據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不同產品的健康風險,按風險等級增加了pH值、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殘留量理化指標,同時調整了微生物污染指標和毒理學安全性要求。
鼓勵個人報告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安全隱患
中國民航局印發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事件信息管理辦法》于7月1日起施行。《辦法》要求,特定類和審定類合格證持有人、擁有中型和大型無人駕駛航空器50架(含)以上的開放類合格證持有人、擁有大型無人駕駛航空器10架(含)以上的開放類合格證持有人應當制定事件信息管理程序,指定滿足條件的人員負責事件信息管理,并按要求報送事件信息。事發相關單位和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如實報告事件信息,不得瞞報、謊報或者遲報。同時,民航局鼓勵個人積極報告可能影響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安全運行的隱患和缺陷,任何人可通過中國航空安全自愿報告系統(SCASS)提交報告。
尼秦類物質和12種新精神活性物質納入管制
為嚴防新精神活性物質濫用蔓延,打擊相關犯罪活動,公安部、國家衛健委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25年6月19日聯合發布公告,將尼秦類物質和三氟乙咪酯等12種物質列入《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增補目錄》,公告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國家禁毒辦此前表示,此次整類列管尼秦類物質,是繼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合成大麻素類物質后在全球又一次監管創新,對遏制此類物質等新型毒品犯罪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公安部、商務部、國家衛健委等六部門近日聯合發布公告,將4-哌啶酮和1-叔丁氧羰基-4-哌啶酮列入《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附表《易制毒化學品的分類和品種目錄》予以管制,公告自7月20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