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板塊,迎來重磅利好!
7月1日最新消息,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醫保數據用于創新藥研發,鼓勵商業健康保險擴大創新藥投資規模,有針對性地加強創新藥在藥品目錄準入方面的政策指導。
在上述消息的刺激下,7月1日早盤,創新藥概念股集體拉升,塞力醫療、貴州百靈漲停,舒泰神漲近12%,熱景生物漲近10%。
有券商指出,2025年預計是國內創新藥授權出海的重要年份,技術創新+市場擴容引領創新藥產業趨勢行情,持續看好后續催化與兌現。
創新藥板塊迎來重磅利好
自今年5月中旬以來,創新藥概念股持續走強,雖然中途曾出現高位調整,但最近幾個交易日又再度活躍起來。7月1日早間,創新藥板塊再度拉升,截至中午收盤,塞力醫療、貴州百靈漲停,舒泰神漲近12%,紅日藥業漲超11%,熱景生物漲近10%,一品紅漲近9%,榮昌生物漲超7%。
從消息面來看,創新藥板塊又迎來重磅支持政策。7月1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條措施,對創新藥研發、準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進行全鏈條支持。
其中提出,支持醫保數據用于創新藥研發。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方信息互通與協同,做好醫保數據資源管理,推動醫保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利用。在確保數據安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探索為創新藥研發提供必要的醫保數據服務。依托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做好疾病譜、臨床用藥需求等數據歸集和分析,開發適配創新藥研發需求的數據產品,支持醫藥企業、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合理確定研發方向、布局研發管線,提升創新效率。
鼓勵商業健康保險擴大創新藥投資規模。鼓勵商業健康保險公司通過創新藥投資基金等多種方式,為創新藥研發提供穩定的長期投資,培育支持創新藥的耐心資本。
優化醫保部門企業接待機制,暢通醫保部門與創新藥企業溝通交流渠道,有針對性地加強創新藥在藥品目錄準入方面的政策指導。上市申請獲得國家藥品監管部門受理的創新藥,企業可同步申請醫保部門給予點對點政策指導。醫保部門與企業可圍繞藥品目錄準入涉及的主規格、參照藥、支付范圍等開展交流。
組織實施創新藥物研發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聚焦重大傳染病、高發重大慢性病、兒童用藥、罕見病等重點領域,推動藥物研發相關任務落地實施并完善多部門聯動的支持機制。發揮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作用,依托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支持醫藥企業、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開展以創新藥研發為導向的科研攻關。
推動創新藥加快進入定點醫藥機構。鼓勵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于藥品目錄更新公布后3個月內召開藥事會,根據需要及時調整藥品配備或設立臨時采購綠色通道,保障臨床診療需求和患者合理用藥權益。不得以醫療機構用藥目錄數量、藥占比等為由影響創新藥配備使用。醫保目錄內談判藥品和商保創新藥目錄內藥品可不受“一品兩規”限制。
鼓勵商業健康保險、醫療互助等將創新藥納入保障范圍,推動企業和個人通過慈善捐贈等方式,支持困難群眾使用創新藥。醫保部門對符合條件的商業健康保險給予數據共享、結算清分等方面的合作支持,相關商業健康保險保障范圍內的創新藥應用病例可不納入按病種付費范圍,經審核評議程序后支付。
機構:創新藥市場規模有望迎來持續擴容
今年以來,創新藥出海交易持續爆發。5月份,三生制藥同輝瑞授權SSG-707的總額60.5億美元交易,更是將短線情緒推向高點。醫藥魔方數據顯示,2025年1—5月,中國創新藥企對外授權交易總金額已達455億美元,超過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總額。
招商證券表示,中國創新藥登上全球競爭舞臺,技術創新+市場擴容引領創新藥產業趨勢行情,持續看好后續催化與兌現。該券商指出,創新藥出海,是供給與需求方相互成就的產業邏輯。截至目前,2025年國內創新藥項目已經完成BD項目數量超過80項,分子形式多樣廣泛。從MNCs引進交易數量及交易金額情況來看,中國成為增長最快的國家。國內創新藥企從2020—2024年,首付款金額從5億美元增長至41億美元,也側面印證了國內藥企的全球競爭力。
招商證券認為,創新藥產業發展與投資周期,可按“產品邏輯+臨床數據+產品銷售”演繹,行情持續不斷。投資思路上,沿產業趨勢方向尋找可能出海的標的,產業趨勢與創新藥幾大主線有:1)新一代免疫療法;2)ADC:3)TCE雙抗;4)慢性病重大突破。
國聯民生證券認為,創新藥或將逐步進入兌現期。2025年預計是國內創新藥授權出海的重要年份,自2018年“4+7”集采以后,國內企業紛紛開始從仿制藥向創新藥轉型,至今7年時間,已經陸續進入兌現期。部分先驅創新藥企業有望陸續實現盈虧平衡,利潤端轉正。
湘財證券表示,2025年醫保及商保目錄調整工作開始啟動,多元化支付制度有望正式落地,國內創新藥市場規模有望迎來持續擴容。該券商稱,2025年國內創新藥產業有望迎來拐點,產業運行趨勢由資本驅動轉向盈利驅動,板塊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雙重修復的投資機會。
排版:羅曉霞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