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只科創債ETF正式獲批。
債券ETF市場又迎重磅創新品類。7月2日,券商中國記者從業內獲悉,首批10只科創債ETF正式獲批,我國ETF市場再添生力軍,迎來硬科技賽道產品。
首批10只科創債ETF正式獲批
科創債ETF的落地,標志著我國債券市場“科技板”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為投資者參與科技創新領域投資提供了新工具。
其中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鵬華基金、博時基金、招商基金等6家公募上報的是在上交所上市的科創債ETF,南方基金、富國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嘉實基金等4家公募上報的是在深交所上市的科創債ETF。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科創債ETF或成為下半年發力的重要產品之一。
目前,市場現有的29只債券ETF來自16家基金公司,僅有海富通基金和博時基金旗下債券ETF數量超過3只,具體分別為6只和4只。隨著科創債ETF發行上市,多家頭部公募將迎來第2只債券ETF。值得注意的是,景順長城基金將迎來首只債券ETF產品。
據記者了解,多家公募基金摩拳擦掌,準備在今年下半年大干一場,把科創債ETF作為下半年的重點產品進行力推。
某公募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接下來將調動各類資源支持科創債ETF的發行和持續營銷,年底爭取將該產品規模做到百億元以上。
債券ETF再擴容
目前,國內債券ETF產品構建了覆蓋國債、可轉債、公司債、國開債、地方債、政金債、信用債等多維度的債券指數體系。
科創債ETF的獲批發行,將豐富國內債券ETF種類,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樣化的債券投資工具。
近年來,投資者對債券ETF配置需求強烈。科創債ETF的發行有望滿足投資者對科創主題債券ETF配置的需求。
今年上半年,債券ETF持續獲得資金青睞,迎來爆發式增長。Wind數據顯示,全市場非貨ETF獲資金凈流入2986億元,其中債券ETF獲資金凈流入1789億元,10只債券ETF凈流入金額均突破百億元。
截至上半年底,國內債券ETF管理規模居前的基金公司分別是海富通基金、博時基金、富國基金,債券ETF規模分別為515.05億元、508.01億元和395.2億元。
鵬華基金指出,在當前低利率大背景下,低費率、穿透性強、交易靈活、工具屬性突出的債券ETF產品恰好符合投資者的偏好和要求,正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接納和認可。
富國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基金經理張洋表示,科創債ETF所跟蹤指數的成分券資質較高、信用風險相對較低、分散化程度高、流動性較好,而ETF本身又提供了T+0交易的便利,成本較低,對于投資者而言,科創債ETF是高效便捷的投資配置工具,也滿足“穩健參與科技成長”的投資需求。
參考海外發展,各類型債券ETF的策略相比國內規模更大、數量更多,鵬華基金認為,國內的債券ETF策略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未來,隨著機構長期資金持續參與以及個人投資者對債券ETF認可度的提升,債券ETF市場有望持續擴容。
據了解,此次獲批的10只科創債ETF中,6只產品跟蹤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3只產品跟蹤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1只產品跟蹤深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
以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為例,該指數由中證指數公司在2023年8月發布,根據指數編制方案,該指數篩選所有在上交所上市的科技創新公司債,要求債券為公募發行、主體評級AAA、隱含評級AA+及以上,不限制債券剩余期限、發行人企業屬性,每月定期調整一次樣本,能夠較準確地反映上交所AAA科技創新公司債的整體表現。成份券以央國企為主,市值合計9031億元,加權久期為3.93年,加權平均收益率為1.95%。行業分布方面,以產業債為主,市值占比為85.7%。前三大行業分別是工業、能源和公用事業。
助力科技金融發展
科創債作為債券市場服務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創新性工具,獲得了政策持續加碼。
5月以來,科技創新一攬子支持舉措密集發布,債市“科技板”配套安排逐步落地,旨在拓寬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渠道,服務新質生產力。
6月18日上午,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進一步強化股債聯動服務科技創新的優勢。大力發展科創債,優化發行、交易制度安排,推動完善貼息、擔保等配套機制,加快推出科創債ETF,積極發展可交換債、可轉債等股債結合產品。
當日,10家頭部公募基金作出積極響應,集體上報首批科創債ETF。
科創債ETF的推出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博時基金固定收益投資二部基金經理張磊介紹,科創債起源于2022年5月,滬深交易所發布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的業務指引,由此拉開交易所科創債的發行序幕。作為債券市場服務國家科技創新的核心工具,科創債是資本市場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重要舉措之一,定向服務新質生產力。
“該指數及其ETF具有政策強力支持、收益優勢顯著、風控保障充分、流動性持續改善等優勢,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招商基金表示,將持續創新引領,以優秀的產品創設能力和投資管理能力,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戰略發展,支持新質生產力企業,完善債券ETF生態,為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創新投資工具。
鵬華基金認為,既能響應國家“科技金融”戰略,引導資金流向科創企業,又能提升市場流動性與定價效率,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工具,能夠參與到科技浪潮的發展中并從中受益。
嘉實基金表示,科創債相關ETF的推出,一方面力爭為投資者提供信用風險可控的投資工具,另一方面為科技創新企業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將有力促進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以及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也填補了科技領域債券指數產品的空白,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固收類資產配置選擇。
張洋說,科創債ETF的推出,可以引導更多的資金流向科技創新領域,支持科創企業的研發投入、項目建設和并購重組等,促進科技產業的發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同時,也有助于引導投資者關注企業的長期價值和發展前景,而不是短期的市場波動。
景順長城基金表示,此輪創新產品的火速獲批并快速啟動發行背后,是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在資本市場的重要部署,旨在通過更高效的金融工具賦能新質生產力,標志著我國債券ETF挺進“硬科技賽道”。科創債ETF的“火線”登場,為科技型企業開辟了直接融資新通道,將顯著激活“債市科技板”流動性,優化定價效率,并推動“債股聯動”機制,引導金融“活水”加速涌向科技創新前沿;對于投資者而言,則填補了市場空白,為投資者提供了布局高評級科技信用債、參與國家科創浪潮的全新利器。
機構:科創債產品空間廣闊
展望后市,張磊表示,利率中長期趨勢或仍處于下行通道,中高等級信用債迎來“寬松+避險”配置良機。
具體到科創債的投資機會,在當前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傳統產業通過技術改造和結構優化邁向高質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成長,疊加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對出口的階段性影響,嘉實基金表示,未來利率水平或將總體保持低位運行,債券市場有望延續牛市格局;信用債整體呈現“利差優勢+票息保護”的雙重特征,科創債作為國家戰略支持品種,產品空間廣闊,其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
張磊認為,當前科創公司債成交活躍度和流動性顯著提升。未來政策推動下,科創債持續發行,指數空間有望繼續擴容。隨著各類投資者積極參與,成份券流動性會進一步提升,指數中長期發展空間廣闊。
張洋表示,從發行結構特征來看,本輪新發科創債期限偏短,集中在3年以內,國企占主導地位,民企主要參與銀行間科創債發行。目前來看融資環境較好,或對主體信用資質有正向改善,未來科創債定價體系或類似綠色債券具有正向的溢價。近期民營創投機構首發,中債增擔保,期限較長(5+5等),發行票面低于市場預期,市場化投資機構參與有限。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