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汽車、光伏、鋰電池等行業的“內卷式”競爭愈演愈烈。企業為爭奪有限市場份額,盲目投入人財物力進行重復建設,“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頻發,不僅導致全行業利潤被嚴重稀釋,更破壞了產業生態的健康根基。
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一場涵蓋多領域的“反內卷”行動已經吹響號角。即日起,證券時報推出“落實‘反內卷’·行業在行動”系列報道,聚焦各地各行業扭轉惡性競爭局面、開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的有益做法和待解難題,敬請關注。
“太卷了,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比A中地區一家鋰電材料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訴苦,目前公司開工率不到30%,“據我所知,行業不少企業都在盈虧線上掙扎”。
鋰電企業如今的境遇,正是行業“內卷式”競爭帶來的惡果。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多個行業已經掀起“反內卷”之戰,部分行業的“反內卷”已初顯成效。
政府部門也在加快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7月3日,工信部主持召開第十五次制造業企業座談會強調,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汽車光伏等行業積極行動
今年以來,中國汽車行業掀起激烈的“價格戰”。多家頭部車企推出限時促銷活動,部分車型降價幅度超5萬元,引發全行業連鎖反應。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4個月降價車型超過60款,5月激增至百余款。
長時間的“價格戰”使國內汽車市場陷入“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怪圈。2025年第一季度,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3.9%,A股乘用車行業8家上市公司合計經營現金流凈額為-23.76億元,創5年來最低。
“車企為控制成本,大量拖欠供應商貨款,且每年要求供應商大幅降價?!睒I內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直言,“當原材料上漲時,國內供應商基本不會收到車企的補償,談合作時被車企砍價已成為業內慣例,這使整個供應鏈陷入生存危機?!?/p>
5月3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出緊急倡議,支持企業通過正常的方式參與市場競爭,堅決反對無底線的“價格戰”。緊接著在6月3日,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接力發布倡議,呼吁全行業抵制“內卷式”競爭。
作為“內卷”競爭“重災區”,光伏行業已迎來“反內卷”攻堅戰。“光伏的未來一定很美好,但黎明前的黑夜最難熬。當前,全環節過剩依然是高懸在我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在2025年SNEC光伏展開幕式上直言,以犧牲合理利潤為代價的極致降本、極限競爭,無異于飲鴆止渴。在朱共山作出上述表態之前,就有傳言稱硅料“六巨頭”擬通過成立專項基金對存量硅料產能“收儲”等方式,推動行業“大整合”,實現產能出清。
對于大多數行業來說,“反內卷”已經成為一道“必選題”。
今年6月,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電池產業鏈健康發展的倡議書》,倡議電池行業強化產業鏈協同,建立協調機制;聚焦質量提升,應將競爭重心從“價格比拼”轉向“質量和創新比拼”;堅守安全底線,共筑產業根基。
7月1日,中國水泥協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水泥行業“反內卷”“穩增長”高質量發展工作的意見》,明確將優化產業結構調整。據行業人士反饋,山東、四川兩個水泥大省已先后發布7月錯峰生產通知。
此外,鋼鐵、煤炭等行業也都在積極響應反內卷的號召,部分鋼廠近期已收到減排限產通知,力求通過限產擺脫“內卷式”競爭的困境,實現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反內卷”走向深入
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列為2025年的重點任務之一。隨后,一些行業果斷采取有力措施“反內卷”,半年來已初顯成效。
以汽車行業為例,在《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6月1日正式實施后,17家車企宣布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上汽集團強調,將不采用商業承兌匯票等增加供應商資金壓力的結算方式。廣汽集團公開承諾,確保兩個月內完成對經銷商的返利兌現。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不少于7家主機廠承諾在60天內向經銷商支付銷售獎勵及返利,這有助于緩解經銷商流動資金緊張,使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資金流轉更加順暢,增強產業鏈的穩定性。與此同時,四川、河南、上海等多地叫停車貸“高息高返”模式,切斷了價格戰的部分資金杠桿,降低了消費者購車的金融風險,也讓汽車金融業務回歸理性。
另外有消息稱,比亞迪取消限時一口價政策,雖未得到官方正式回應,但北京、廣州等地門店銷售員已證實政策調整屬實。比亞迪加大了對終端價格的管控力度,要求經銷商不能隨意報價和降價,廠家每月會有暗訪部門進行嚴格調查,違規經銷商將面臨重罰。同時,門店進車量任務相應減輕,廠家還制定了獎勵機制以提高經銷商積極性。
除了比亞迪嚴控終端價格優惠之外,多家車企也在積極穩定終端價格。進入7月份,國內多家車企陸續公布的最新一輪限時促銷政策,也證實了這一趨勢。隨著反內卷行動的推進,汽車市場的價格戰轉向價值戰。眾多車企高管紛紛表態反對“價格戰”,強調要在技術和服務上展開競爭,為客戶提供超越價格的價值。
再看光伏行業,國內頭部光伏玻璃企業宣布7月起集體減產30%,以緩解行業“內卷式”競爭。亞瑪頓董秘劉芹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產能加速出清,將有力促進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鋰電行業反內卷的方式主要為有計劃地減產限價?!惫ば挪啃畔⑼ㄐ沤洕鷮<椅瘑T會委員盤和林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消除內卷最終還需要通過部分產能退出的方式,來達到供需平衡?!?/p>
一個積極的信號是,在價格調節機制下,目前鋰電行業擴產普遍較為謹慎,部分企業開始重新審視前期規劃產能的必要性,并對擴產計劃進行調整或終止。
今年6月,中核鈦白公告終止“水溶性磷酸一銨(水溶肥)資源循環項目”及“年產50萬噸磷酸鐵項目”等2021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并將剩余募集資金16.66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用于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及業務發展。同月,普利特基于新能源行業宏觀環境變化等多種原因,宣布終止湖南瀏陽30GWh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與系統生產基地項目。根據此前披露的公告,前述項目總投資約102億元。
6月26日,民航局召開電視電話會,專題部署民航領域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工作,會上提及,將盡快制定完善航空運輸價格行為規則,防止以低于成本價開展惡性競爭。分析人士認為,本次行業主管部門的會議部署或有望穩定票價和市場。
“反內卷”是一場持久戰
毋庸諱言,“反內卷”是一場需要政府、行業和企業共同參與的持久戰。
“整治‘內卷式’競爭要綜合施策,關鍵是嚴格執法?!敝衅行馁Y深首席專家、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吳松泉認為,整治“內卷式”競爭的核心是要支持公平競爭、保護合法競爭、遏制惡性競爭,“競爭必須有紅線、底線,這個紅線、底線就是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序良序,只有依法良性競爭、合法合規的競爭,才有利于‘良幣驅逐劣幣’和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對于光伏行業而言,短期內,行業龍頭的自律有助于‘反內卷’,控制供給和穩定價格。”惠譽評級亞太區企業評級董事楊菁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從長期來看,光伏行業有望在政府引導下加速優勝劣汰,完善行業退出機制,淘汰落后及競爭力較差的產能,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近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光伏行業當前面臨的困境,是要通過市場化方式出清還是政府行政手段干預的方式出清。“在此前半年多時間里,行業內部實際上已經進行了持續溝通,即便有一些產業整合的思路,也需要獲得管理部門的支持,否則難以實行。要多方形成合力,才能落實解決?!?/p>
一家頭部光伏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行業產能出清的問題必須通過政策紓困和技術迭代實現,而且這兩條路必須同時推進?!拔覀冃枰咴诠思右哉{控?!痹撠撠熑苏J為,“下半年是比較關鍵的節點,政策的制定既要有兼顧各方的考量,也要平衡各方的利益?!?/p>
在談及鋰電行業如何不再內卷時,前述華中地區鋰電材料廠人士表示,希望政府能夠充分發揮“有形的手”調控作用,對新能源產能建設進行引導,根據現有產能情況,“全國一盤棋”統籌考慮,在鋰電項目審批階段就進行篩選和區分,避免盲目投資,從源頭上遏制可能出現的產能過剩。
(證券時報記者韓忠楠、劉燦邦、趙黎昀、葉玲珍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