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3日,美聯儲在網站上正式回應總部大樓翻新超支問題。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白宮多位官員,以及美國國會議員均對該問題表達了質疑。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時間7月11日,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下屬住房貸款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董事會主席威廉·普爾特(William J.Pulte)發表聲明,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辭職的傳聞感到振奮。
普爾特曾多次呼吁鮑威爾辭職,但原因和降息無關,而是指責鮑威爾向參議院提供“欺騙性”證詞。特朗普政府的一名高級官員上周五(7月11日)向媒體證實,鮑威爾正在“考慮辭職”,因為圍繞他是否在總部大樓翻修工程中誤導國會的壓力越來越大。
美聯儲回應質疑
美聯儲在回應中描述了兩座大樓翻新的來龍去脈。本次翻新和改造工程是對Marriner S. Eccles大樓和1951 Constitution Avenue大樓進行全面翻新與現代化改造。其中,Marriner S. Eccles大樓于1935—1937年建成,目前為美聯儲總部;1951 Constitution Avenue大樓于1932年建成,曾供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局等機構使用。兩座建筑均列入華盛頓特區歷史遺跡名錄,后者還入選國家史跡名錄。
Marriner S. Eccles大樓(圖片來源:美聯儲官網)
此次翻新改造的核心目標包括整合運營以降低長期成本、更新老舊系統、清除石棉和鉛等有害物質、提升建筑安全性,同時保護歷史風貌等。同時復用原有外立面大理石,補充國產新大理石,以及修復原有噴泉,保留歷史會議室、電梯等。
美聯儲強調,項目咨詢了多個州和聯邦機構(如國家首都規劃委員會等),成本增加源于設計調整、材料人工成本變化及未預見條件,但改造中未新增VIP設施,包括VIP餐廳和電梯,同時改造沒有新建新水景觀,僅修復原有噴泉。改造僅保留并修復原有會議設施,采用綠屋頂等環保措施。所謂的“花園露臺”是指停車場頂部草坪,“植被屋頂”即綠屋頂等。
美聯儲認為,本次翻新改造工程有完整的監督機制,包括董事會審批,年度預算審核;獨立監察長審計,每月報告;接受國會監督及政府問責局(GAO)審查;而在采購流程則競爭性投標,合同涉及美國多地企業,材料與設備來自32個州及華盛頓特區。
而對于成本超支問題,美聯儲則總結了三個原因:一是設計調整,即因外部審查機構意見修改原始設計。二是成本波動,包括材料、設備、人工的實際成本與最初估算存在差異;三是未預見條件,包括石棉含量超預期、土壤有毒污染、地下水位高于預期等。
質疑聲音來自哪里?
今年4月,《華盛頓郵報》報道揭露,美聯儲辦公大樓翻修成本飆升了30%,從19億美元增加到25億美元。而美聯儲內部監督機構——監察長辦公室的一份報告證實了這報道:截至2月份,美聯儲大樓最新翻修工程的成本預計將達到25億美元,高于兩年前預測的19億美元。
隨后,特朗普以及國會議員開始將矛頭指向鮑威爾。
在6月的國會聽證會上,參議院共和黨籍議員蒂姆·斯科特(Tim Scott)就措辭強硬地批評了美聯儲的翻新工程。斯科特說:“在當前這一困難時期,美聯儲卻花費數十億美元對位于華盛頓特區的辦公室進行了奢華翻新?!彼箍铺亓信e了他所說的一系列奢華升級項目。“我們都同意,更新老化的基礎設施是合理的需要,但當老年人幾乎買不起富美家(Formica)臺面時,卻花費公共資金進行奢華升級——感覺這些升級更像是屬于凡爾賽宮而不是公共機構,就傳遞了一個錯誤的信息?!彼箍铺卣f。
鮑威爾雖然承認翻修工程超支,但對于相關指責則進行了反駁。鮑威爾表示,美聯儲總部大樓建于1935年至1937年間,確實已到了需要進行重大翻修的地步。他指出,媒體報道在許多方面都是具有誤導性和不準確的,并否認多個奢侈項目。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