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蕊
券商資管今年在公募賽道上的業績表現正浮出水面。Wind數據顯示,剔除5月以來新成立、上半年轉私募的產品,目前A股市場共有579只(不同份額合并統計,下同)由券商資管管理的公募基金,其中包括260只權益基金、227只固收基金、46只貨幣基金、36只FOF(基金中的基金)、9只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以及1只對沖策略基金。
整體而言,創新藥主題的演繹推動多只醫藥主題基金凈值近期不斷攀高。截至7月22日(下同),東方紅醫療升級A目前年內凈值已增長了71.54%,相比上半年的44.55%繼續增長;REITs表現也令人眼前一亮,9只產品中有3只年內漲幅超過20%,其中,國泰君安濟南能源供熱REIT年內上漲了31.18%;作為少數由券商資管管理的指數基金,招商資管北證50成份指數A年內也錄得了35.46%的凈值增長。
創新藥主題基金收益領跑
截至目前,得益于創新藥主題近期的表現,券商公募資管產品排名前三均為醫藥主題。其中,東方紅醫療升級A年內凈值增長最高為71.54%;緊隨其后的是中銀證券健康產業,年內凈值漲幅為62.31%;財通資管創新醫藥A則錄得了43.61%的漲幅。
從持倉情況來看,雖同是醫藥賽道的佼佼者,但三只產品的配置偏好不盡相同。東方紅醫療升級A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包括了諾誠健華、科倫博泰生物、百濟神州3只港股,且前兩只個股年內漲幅分別超過188%和130%,大幅拉高了基金整體業績。
中銀證券健康產業重倉的主要是股票代碼688開頭的科創板個股,其中包括年內股價大漲235.34%的益方生物,以及股價翻倍的科興制藥、澤璟制藥。財通資管創新醫藥A的持倉股票分布較為均衡,重倉股中年內漲幅排名前十包含一品紅(370.69%)、熱景生物(197.74%)和康弘藥業(114.79%)等。
東方紅醫療升級A的基金經理江琦表示,上述業績主要得益于2023年底堅持了創新藥方向的布局,但也“很遺憾,6月份更激進的醫藥板塊機會,短期走勢犀利的一些個股,我并沒有抓住”。她認為,2025年開始的醫藥主題的選擇變容易了很多,因為確認了創新藥是產業發展的明確趨勢和方向,并且進入了收獲期,可以“以一年以上幾年為維度看待這個收獲期”。
中銀證券健康產業的基金經理李明蔚則在半年報中提到,報告期內繼續保持了高倉位的創新藥板塊布局,同時增加了生命科學上游板塊的倉位。原因是判斷國內創新藥產業環境轉好,上游產業鏈的訂單需求逐步恢復,生命科學上游板塊進入盈利拐點初顯的景氣周期,有望迎來板塊盈利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
對于前期大幅跑輸指數的醫藥消費端、院內診療、醫藥零售、出海端的優質企業,財通資管創新醫藥的基金經理易小金表示,“隨著行業逐步回暖,一旦在今年某個季度出現基本面向上拐點,其彈性和可持續性都值得高看一眼”。
角逐權益投資優等生
雖然未能奪冠,但從綜合成績來看,財通資管或許才是今年以來券商資管公募業務的最大贏家。數據顯示,在11只年內凈值增長超30%的券商資管公募基金產品中,有6只均由財通資管管理,涉及了醫藥、消費、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等不同主題,且由4名基金經理分別管理。
例如,財通資管消費精選A今年以來凈值增長41.46%,其基金經理于洋表示,在海外AI(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趨勢下,組合依然看好AI基礎算力和應用的投資機會,在二季度對于此類新消費股票組合逢低予以布局;同時,對于養殖、醫藥、消費電子等傳統消費類行業,組合繼續加大配置力度,整體來看,在二季度取得了較好的收益。
此外,中銀證券、渤海匯金資管、興證資管、招商資管這4家券商資管,也各有一只產品年內凈值增長超過30%。但整體而言,國泰君安資管、東方紅資管的權益產品業績表現更為亮眼。
國泰君安資管旗下有7只基金今年以來漲幅超過20%,其中包括兩只QDII基金,年內凈值增長分別為24.34%和20.31%。相關基金經理指出,南下資金為港股補充大量活水,盡管當前AH溢價指數處已經跌至近五年低位,但港股資產的絕對估值優勢與產業趨勢前瞻性仍構成吸引力。在國內高股息“資產荒”背景下,港股憑借稀缺資產溢價與政策紅利,已成為南向資金配置升級的核心方向。
東方紅資管也有5只基金年內漲幅在20%以上,除前述東方紅醫療升級A外,還包括基金經理傅奕翔管理的兩只三年持有期基金。在經歷了兩年的震蕩后,這兩只產品凈值已回升至2023年4月水平。
“我依舊堅持認為市場目前的投資價值非常好?!备缔认杞榻B,二季度一些行業下游發生明顯周期變化,因此重新配置了相關行業的低價優秀公司,同時降低了汽車行業的配置。很多行業本輪景氣度下行時間較長,未來將在選股上更注重資產質量及估值的審慎性。
券商資管REITs產品亦有不錯表現
盡管券商資管在指數基金領域的布局不及公募基金公司,但資本市場日漸回暖的春風,此次同樣拂動了券商資管旗下的指數基金的凈值曲線。今年以來,23只由券商資管管理的權益指數基金悉數取得正回報,其中5只年內漲幅超過20%。
以范萬里管理的招商資管北證50成份指數為例,該基金年內凈值累計上漲35.46%。半年報顯示,該產品前十大重倉股中包含錦波生物、并行科技兩只翻倍股,以及同力股份、諾思蘭德兩只漲幅超過80%的股票。
除北證指數外,港股相關指數也是贏面很大的方向。前述5只指數基金中,有3只為QDII基金,分別為追蹤中證香港科技指數、恒生互聯網科技指數、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指數,年內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4.34%、21.68%和20.31%。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點在于,券商資管也正在公募REITs市場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數據統計的68只公募REITs中,9只由券商資管擔任管理人,其中,國泰君安濟南能源供熱REIT、華泰紫金南京建鄴產業園REIT、華泰江蘇交控REIT,漲幅分別為32.03%、24.76%和24.72%,超越了不少主動權益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