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車帝有關輔助駕駛的測評引發熱議。
近日,懂車帝上線的節目《懂車智煉場》引發熱議。
據悉,該節目選取了市場上熱門暢銷、輔助駕駛功能完備的20多個品牌近40款車型,涵蓋小米、小鵬、蔚來、比亞迪、理想、特斯拉等,模擬城區、高速的15類輔助駕駛高危事故場景。
不過,從懂車帝發布測試結果來看,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懂車帝相關負責人對外表示,此次測試的近40款車,在城區道路包含“開進大轉盤”“轉盤內匯入”“故障車躲避”等9個場景,高速公路包含“高速驚現事故車”“施工路遇卡車”“消失的前車”等6個場景。從目前來看,上述15個場景中,上述車型的平均通過率只有35.74%。
馬斯克:我們取得了“最高成績”
從懂車帝發布的視頻顯示,特斯拉Model X和Model 3在6大高速場景測試中表現較為出色,均成功通過了5項場景測試。在城市9大場景模擬測試中,Model X通過了8項目,Model 3通過了5項。
7月25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轉發了《懂車智煉場》的高速公路場景的輔助駕駛測試視頻,并配文稱:“由于法律禁止數據出境,特斯拉在沒有本地訓練數據的情況下,在中國取得了最高成績。”他還補充說,正在添加來自特斯拉的世界模擬器和測試軌道的訓練數據,以實現 6/6。
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也轉發了相關信息,并稱:“馬斯克在十幾年前就提出,要開發比人類駕駛安全10倍的輔助駕駛。如今,特斯拉已經在多個季度超越了這一目標。這次測試的結果我們和大家一樣都是從媒體上看到的,我們不關注排名,因為任何測試、排名都是相對的、短暫的,但對安全的要求卻沒有上限。我們會繼續全身心投入研發,持續追求更高安全標準。 同時,也希望大家看到,這次測試的本意并不是排名,而是提醒大家專注路況,安全第一!”
日前,特斯拉發布二季報,主要業績創下至少十年來最大降幅。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二季度實現營收224.96億美元,同比下滑12%;第二季度凈利潤為11.72億美元,同比減少20.7%。
當地時間7月24日,特斯拉股價大跌超8%。今日(7月25日),特斯拉股價出現反彈,截至發稿漲超3%,領漲美股科技七巨頭。
AITO汽車、智界汽車、鴻蒙智行:不予置評
7月25日,鴻蒙智行發布微博稱,“已看到某平臺所謂‘測試’,不予置評”。
此外,AITO汽車、智界汽車也發布微博稱不予置評。
嵐圖汽車:行業在極端場景下仍存技術共性瓶頸
對于懂車帝的本次測評,嵐圖汽車CBO、銷售公司總經理邵明峰發文稱,“懂車帝封閉高速測試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行業在極端場景下仍存技術共性瓶頸:高速避險、感知系統對非標障礙物識別等能力需進一步提高。”
邵明峰認為,一方面,隨著行業從硬件軍備競賽轉向軟件,“技術可靠性”亟需各家廠商重點解決;另一方面,無論輔助駕駛多先進,用戶真正需要的都是一輛“撞了也能保命”的安全車。
本次懂車帝測試的車型中,沒有嵐圖汽車相關車型。
懂車帝回應
針對實測多輛車輔助駕駛而引發的一些質疑,7月24日,懂車帝發文回應稱,懂車帝原創制作的《懂車智煉場》輔助駕駛節目上線后,大量賬號通過截取某車型視頻內容批量制作圖片,以統一口徑在各平臺及評論區進行廣泛發布,相關內容與事實不符。
懂車帝澄清稱,在測試過程中,駕駛員并未人為干預方向盤打斷車輛向左變道。相反,是車輛的AEB(自動緊急制動)功能觸發后,導致車輛的NCA(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功能因AEB的持續介入而被抑制。NCA功能被抑制后,車輛無法執行繞行動作。
對于該次測試,懂車帝表示,節目僅代表事故模擬當時該車輛的碰撞結果,不代表其在所有輔助駕駛場景下的表現。“我們希望通過節目科普,告訴消費者輔助駕駛存在安全邊界,自己才是生命的第一責任人。”
值得注意的是,7月23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對于智能駕駛相關問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王強在發布會上回應稱,目前我國市場上銷售的汽車搭載的“智駕”系統都不具備“自動駕駛”功能。這些“智駕”系統都還暫時停留在輔助駕駛階段,駕駛人才是最終的責任主體。如果駕駛人在駕駛車輛的時候“脫手脫眼”,不僅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風險,一旦出事,還可能面臨著民事賠償、行政處罰和刑事追責三重法律風險。
王強介紹,為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公安機關將會同有關部門從以下三方面開展工作:
首先,加強車企管理。積極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行業主管部門,督促車企落實主體責任,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的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杜絕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督促車企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強化新用戶培訓,幫助新用戶熟悉掌握汽車輔助駕駛功能的使用方法和禁止事項,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
第二,加強法律配套。會同相關部門推動細化《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規規章,明確0到2級輔助駕駛系統“人機共駕”的法律屬性,同時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不斷提升輔助駕駛系統技術可靠性,制定相關的安全技術標準,并探索將自動駕駛分級標準、輔助駕駛的操作規范納入到駕駛人教育培訓和考試范圍。
第三,加強宣傳提示。駕駛人始終是行車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希望通過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提示,使廣大駕駛人清楚認識到現階段輔助駕駛不等于自動駕駛,在購車和使用的時候,都應該全面了解、掌握輔助駕駛系統的功能特性以及啟動和關閉的方法。在使用的過程中,應該清楚認知輔助駕駛的技術邊界,一旦“脫手脫眼”,可能面臨嚴重交通安全隱患和法律風險。
校對:彭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