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公募宣布放棄運營APP,收縮旗下的直銷業務。
近日,平安基金發布“APP業務遷移的公告”,稱將在今年8月31日將“平安基金”APP的功能和服務遷移至官網和“平安基金”微信服務號。屆時,APP將暫停運營和維護,如有恢復運營計劃,將另行通知。
公開資料顯示,平安基金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深圳,注冊資本金13億元人民幣,實際控制人為平安集團。目前,平安基金有3家股東,分別為平安信托有限責任公司(68.19%)、大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7.51%)、三亞盈灣旅業有限公司(14.3%)。
2017年二季度,平安基金在管公募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達到了1266.56億元,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規模為6602.25億元。
不過,從基金類型來看,貨幣基金為4037.39億元,占到了公司在管公募總規模的61.15%,僅平安日增利A一只就達到了2009.6億元。
與之相對應,公司主動權益基金(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發展不足。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平安基金旗下有111只主動權益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其中規模超10億元的僅有平安低碳經濟A、平安策略先鋒、平安醫療健康C、平安優質企業A。資產凈值規模小于5000萬元的“小微基金”有41只。
平安基金并不是第一家主動關停旗下APP的中型公募。2019年9月份,信達澳亞基金率先宣布終止信達慧理財APP的運營和維護,此后多家中小公募跟進,僅今年先后就有國壽安保、財通基金、光大保德信、長盛、前海開源等多家公募終止運營旗下移動客戶端APP的業務。
至于為何關停APP?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這和公募近年來的降本增效、直銷APP運營成本太高有關。
“雖然我們資產管理規模超1000億元,但從資產結構來看,主要是債基和貨幣基金這些固收產品。這類產品以機構客戶為主,主要是對公業務部負責。而APP主要針對個人投資者等‘長尾人群’,下載率和打開頻率都很低,基本處于‘雞肋’狀態?!蹦彻际袌霾咳耸扛嬖V界面新聞記者。
“旗下的APP,從備案、后端的代碼設計維護、前端的UI調試,中臺的內容運營等,都需要一支小型的IT隊伍專門負責。統計下來,APP運營和維護一年的成本至少在200-300萬元之間。而從后臺數據來看,APP帶來的資金量很小,投入和產出非常不成正比?!庇泄既耸客嘎?。
中基協公布的2024年下半年基金銷售機構保有規模百強名單顯示,螞蟻基金以7388億元的權益基金保有規模遠超其他渠道,比第二名招商銀行4105億元的規模高出81.77%,并且是第三名天天基金的兩倍多,這顯示出極大的“虹吸效應”。
東方財富(300059.SZ)在今年3月發布的2024年度報告中披露,旗下子公司天天基金營業收入為28.53億元,同比下降21.56%;凈利潤為1.51億元,同比降低27.40%。與此同時,天天基金日均活躍訪問用戶數已連續三年大幅減少,活躍客戶也在面臨流失。
第三方代銷巨頭呈現“贏家通吃”的競爭態勢,讓不少中小公募管理人的直銷業務開展越發困難?!霸谇皫啄辏嫉那肋\營是通過文字等內容觸達投資者,建立黏性,獲取信任,從而轉化為銷量。現在做這些常規工作,銷量數據并不會有明顯的變化,主要是陪伴為主?!蹦臣翌^部公募有著五年運營經驗的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相比APP的重成本運營和單向度的輸出,已經有公募轉身擁抱了播客,以輕成本的方式,實現和投資者的長相伴,增加品牌在投資者群體中的認同感。從2024年開始至今,已有近20余家公募基金和投資機構相繼開設了播客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