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項目現在現房交樓,所見即所得,這樣看了再買心里也踏實。”深圳羅湖區一處新房項目的銷售經理表示。
目前,越來越多城市開始探索現房銷售的模式。在最近的樓市交易數據中,現房成交的變化值得關注。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一手住宅共網簽21868套,其中預售住宅成交15101套,同比增長24.4%,環比下滑41.6%;現房住宅6767套,占比30.9%。不過,從月度走勢圖可見,從1月開始現房成交套數與占比整體呈波動上升態勢。1月現房成交占比為22%,6月的成交占比達到42%,成交套數也在6月達到上半年的峰值。
一般而言,現房銷售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已竣工驗收合格、具備法定交付條件并可直接辦理產權登記的商品房向市場出售的行為。購房者在交易完成后,即可獲得房屋的實際占有和使用權,通常能迅速完成產權轉移。
記者在深圳羅湖、龍崗區走訪時發現,一些新房去化周期拉長,部分預售樓盤隨著時間推移進入現售階段。“我們項目開盤超過兩年時間了,現在剩下的房源可以即買即住,價格也比之前有所優惠。”在羅湖蓮塘片區一處新房項目,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
近年來,多地積極探索推行現房銷售,相關配套支持政策也在不斷完善。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監測,2022年末以來全國多地出臺現房銷售相關政策。此前,河南省信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文,明確新出讓土地商品房一律實行現房銷售。與此同時,多個城市的土拍市場上也出現越來越多的“現房地塊”。
以深圳市場為例,今年上半年深圳在土拍公告中部分優質地塊增設了“現房銷售”或“現房銷售比例”要求。具體實施細節包括適用范圍主要為新出讓居住用地中的部分重點地塊;競得企業須按土地出讓合同約定實現項目全部或部分現房銷售;并要求取得竣工驗收備案和入住許可等條件后才能對外銷售。
對于房企而言,現房銷售模式下企業需要承擔整個項目從拿地到完工的全部融資成本,這使得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大幅增加。不過,有分析人士表示,現房銷售能有效防控“爛尾樓”風險,購房者“所見即所得”,降低購房風險,對市場信心起到提振作用,這也推動部分購房需求向現房市場轉移,刺激了真實自住需求的釋放。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預計,為了鼓勵向現房銷售轉型和過渡,各地可能會出臺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