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惠城環保(300779)發布半年報,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64億元,同比下降5.09%;歸母凈利潤502萬元,同比下降85.63%;扣非凈利潤76萬元,同比下降97.5%。
惠城環保表示,公司2月底才實現蒸汽并網銷售,加之蒸汽單價降低,導致營業收入減少,利潤同比降低;同時公司在全國多地布局業務,不斷開拓新項目,項目儲備人員成本、折舊費用增加導致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均有所增加,公司整體費用上升,項目效益尚未釋放,凈利潤較去年同期降幅較大。
今年上半年,惠城環保財務狀況承壓。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為-1.08億元,投資現金流-5.17億元。此外,截至上半年末,短期借款2.18億元,長期借款22.16億元,利息費用達3469萬元,資產負債率升至73.94%。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惠城環保股價大幅上漲受到市場關注。盤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股價累計上漲約87%,其間最大漲幅達到148%,并且股價持續創歷史新高,7月11日該公司股價一度達到251.65元/股。而拉長時間來看,2022年6月以來,該公司股價累計漲幅超14倍。
官網資料顯示,惠城環保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三廢”處理處置并將廢物循環再利用的環保型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于2019年在A股上市。其業務模式為“廢舊催化劑處置+廢催化劑資源化生產再利用+資源化催化劑銷售”。
據介紹,傳統廢塑料處理技術長期面臨兩大難題:一是物理回收對原料純度要求極高,難以處理成分復雜的混合廢塑料;二是傳統化學回收技術普遍存在能耗高、轉化率低、產物附加值不足等短板。惠城環保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張新功帶領團隊,經多年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混合廢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術。
該技術首創“一步法”工藝,無需對各類低值混合廢塑料進行復雜分選,直接就能將其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產品收率達92%以上。
惠城環保宣稱,在環保方面,CPDCC技術為徹底解決塑料污染難題提供了可能,若年處理5000萬噸廢塑料,可替代約1億噸原油,約占我國年原油進口量的20%,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同時,在全生命周期減少因垃圾焚燒和化石能源生產基礎化工原料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減碳效果突出,以年處理5000萬噸廢塑料為例,相當于減少約2.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惠城環保表示,公司承建的首套20萬噸/年混合廢塑料資源化綜合利用示范性項目于2024年3月在廣東省揭陽市開工建設,2025年7月11日試生產成功,標志著全球首創的CPDCC技術成功通過工業化驗證,實現全流程貫通。
此外,惠城環保還介紹,高硫石油焦制氫灰渣資源化處理處置服務以及資源化產品銷售是公司重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廣東石化建設了中國首套100%石油焦制氫聯合裝置,是中國內地唯一可全部加工劣質重油的煉化基地。惠城環保為其配套建設的石油焦制氫灰渣綜合利用項目也屬全國首套,目前在國內尚無可比公司運營類似項目。
惠城環保表示,未來公司的重點還是在穩定原有客戶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國有客戶;在現有產品分類上積極拓展分子篩、助劑產品的銷售,同時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催化劑、助劑和分子篩市場。
截至7月29日午間,惠城環保近13個交易日股價自高點251.65元/股累計下跌約24%,最新股價181.16元/股,動態市盈率達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