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中考”的結束,普遍拿到高收益的公募基金,在下半年的投資策略上也出現微妙變化。
與上半年公募基金偏進攻的傾向不同的是,避免煮熟的鴨子飛了已成為基金策略的一大出發點。多家公募最新發布的中期策略報告顯示,基金經理盡管對下半年市場走勢抱有樂觀期待,但攻守兼備的策略傾向顯示出基金經理的“守成”以及避險情緒逐步上升。
下半年策略流露避險情緒
在公募上半年普遍跑出不俗的收益率后,許多基金經理在下半年的策略,越來越多地強調“守成”。
長城基金相關人士表示,考慮美國庫存已有提前備貨與消化庫存壓力,以及對其他經濟體搶轉口引致的需求前置問題,預計出口壓力在三、四季度顯現。若所謂“對等關稅”再度提升,長期中國對美出口比例仍有下調的空間。但從總出口來看,貿易新動能支撐下和關稅壓力緩解后,全年外需下行風險或相對有限。
“整體而言,長期資本入市以及賺錢效應帶動市場熱度。但隨著市場的反彈,交易整體趨于冷淡。”長城基金一位人士判斷,市場位置仍維持高位,結構性行情突出,考慮到當前全A估值水平整體位于2016年以來中樞水平,位置相對中性,但考慮到內部受制于盈利預期,外部美聯儲再次降息仍需等待,美債利率短期或仍將在高位運行。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壓制下,市場估值整體缺乏彈性。
金鷹基金則表示,下一階段市場或將維持高位震蕩局面,半年報預報或成短期情緒的重要風向標。預計近期以舊換新資金再度下發和一攬子金融增量政策背景下,經濟內生性復蘇預期或有望轉好。不過,7月重要會議的政策期許可能相對有限。總體而言,在市場短期放量突破后,預計或維持高位震蕩格局,以半年報預期形成新的情緒風向標。
南方基金也認為,在未來兩個月的投資視角上,短期對市場需保持耐心,但未來六個月的中長期依然偏樂觀。短期來看,對增量政策保持耐心。政策節奏變化的核心原因在于中美關稅事件的邊際緩和且關稅暫緩期或有延期,在事件懸而未決之前國內政策工具或不會使用完畢。中長期來看,自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以來已經明確走向了財政貨幣雙寬來推動金融企穩、經濟復蘇的路徑。過去半年通過貨幣寬松帶來的上半場金融再通脹已充分演繹,當下或處于向下半場實物再通脹轉折點,后續基于中國政策極強的延續性和穩定性,更大力度的刺激及創新型工具或正在路上。
基金選股左手進攻,右手避險
在具體的選股方向上,“守成”的思維使得許多基金經理下半年更加注重攻守兼備的持倉。
“從策略來看,戰略上保持樂觀,但戰術上仍需攻守兼備,防止外部環境的擾動和沖擊?!逼桨不饳嘁嫜芯靠偙O、平安研究優選基金經理張曉泉認為,預期下半年的企業盈利水平將在經濟筑底過程中不斷抬升,降準降息帶來的充裕流動性和外資回流將共同推動市場風險偏好上升,權益市場將趨勢上行,但考慮到外部風險因素,因此一方面需配置穩定紅利資產抵御短期波動,另一方面則需積極布局有望引領新一輪中國經濟大發展的AI、機器人、自動駕駛、創新藥、半導體等高成長板塊。
南方基金、金鷹基金下半年的持倉策略也同樣強調了進攻與防守的互補。金鷹基金認為,在布局新消費的行業輪動機會上,可兼配黃金以應對全球經濟貨幣政策敏感期的防御價值,該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強調,政策強化分紅、利率處于較低水平仍是未來較長時間的基準情形,而在重磅政策推動中長期資金進一步加快入市的背景下,此類資金天然偏好高息資產,在經濟復蘇的彈性空間尚未打開前,紅利或有望受益于穩定的基本面而階段性占優,同時重點關注黃金及黃金股、軍工、糧食等泛安全類資產的避險配置屬性。
南方基金認為可采取以紅利搭配小盤科技股的策略。紅利基于盈利穩定性具體可關注受益于長久期價值和改革紅利推升估值彈性的港口、公路,以及高股息的白電龍頭。進攻彈性視角下,關注存量項目進入收獲期,自由現金流釋放加速的電信運營商以及人工智能與互聯網領域的小盤科技股。
諾安基金研究部總經理鄧心怡則認為,下半年仍然關注以人工智能和自主可控為代表的科技板塊投資機會;在中長期全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人均GDP提升趨勢下帶來的服務消費、差異化情緒消費、銀發經濟相關的旅游和保健產業等新型消費機會;以及創新藥在產業周期和政策支持下的共振、生命科學服務上游等醫藥板塊投資機會。此外,在基金產品選擇上,鄧心怡強調如果風險偏好較低,優先側重固收類基金或價值、均衡型權益類基金,如果風險偏好較高,可適當增加科技等主題基金比例,但不宜過于集中。建議視個人投資情況,采用定投方式布局波動較大的基金,以淡化擇時風險。
公募主題投資似假亦真?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基金下半年策略紛紛強調“攻守兼備”的選股策略,很大程度上與上半年基金高收益產品多,以及高收益業績貢獻多與持續性較短的主題投資有關。
今年公募業績普遍高收益的現象,使得提升基金持有人獲得感、避免“煮熟的鴨子飛了”成不少基金經理的策略出發點。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排名全市場十強的基金產品的年內“中考”收益率,已全部超過60%,更有300余只基金產品的“中考”收益率超過了20%,顯示出基金產品的賺錢效應在今年上半年已具有普遍性。
業內人士認為,尤其對許多年內收益率已超過40%的基金經理而言,如何在下半年市場中延續業績或守住業績,控制市場波動帶來的業績回撤幅度,成為這些高收益基金經理接下來選股、換倉策略上的核心。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持倉方向總體偏主題投資,而非掛鉤業績和估值的事實,也使得基金經理在股票市場切入下半年后,更加注重策略上攻守兼備的持倉策略,尤其是以基本面為主導的邏輯。
“上半年的主題投資,概括起來包括DeepSeek、機器人、創新藥、固態電池、穩定幣、情緒消費、軍工等,這些主題看起來有些雜亂無章,持續時間也不長,屬于游擊戰的作戰范疇?!眲摻鸷闲呕鹗紫洕鷮W家、基金經理魏鳳春談及這種“矛盾”現象時認為,雖然投資方向偏主題,但如果統籌來看,這些主題暗含著一條主線,這條主線不是政策催化的,而是主導產業演化帶來的。在這個演化的過程中,技術的變化是最重要的因素,這也顯示出從全球產業競爭的規律看,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仍然是國家競爭、企業競爭的藍海,是投資者最關心的熱點。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