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郭潔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7月以來,海外機構對93家上市公司進行調研。分行業來看,海外機構調研主要集中在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有色金屬等行業。電子行業的公司數量最多,達18家。
中泰證券研報表示,在人工智能投資與消費電子補貼等支持下,一季度電子行業業績大幅回暖。二季度電子行業景氣度繼續高企,人工智能熱潮帶動算力芯片及相關硬件需求旺盛,企業資本開支增加,半導體板塊維持高增長態勢。下游云計算和汽車電子訂單充裕,二季度相關公司業績有望超出市場預期。
8家公司均獲超10家海外機構調研。匯川技術獲59家海外機構參與調研,居首。匯川技術在機構調研中表示,公司已在全球設立18家子公司及辦事處,海外團隊規模超過600人。公司已發展超130家海外分銷商,分布于東南亞、東亞、歐洲、印度、中東北非、美洲等地區。
奧普特獲31家海外機構參與調研,居次席。奧普特表示,以2024年營業收入為基數,公司2025年度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20%。公司將繼續在研發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在運營層面加強管理與成本控制,在保持2025年營業收入增長的同時,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營業收入增長率。
怡合達獲27家海外機構調研,排名第三。目前,公司海外業務通過靈活運用戰略伙伴合作、代理商模式和跨境電商平臺等多種手段,覆蓋了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跨越了亞洲、北美洲、歐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多個地區。
從股價表現來看,海外機構調研的公司7月以來股價平均上漲10.07%,顯著跑贏滬指。18家獲海外機構調研的公司月內股價均上漲超20%,其中中大力德、鵬鼎控股、仕佳光子、東山精密等公司股價漲幅均超40%。
從業績來看,月內獲海外機構關注的公司中,有28家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按照預告中值(無中值則取公告數值)來看,*ST鋮昌業績預計扭虧。中際旭創的凈利潤規模最高,公司7月獲7家海外機構調研。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約36億元至44億元,同比增長52.64%至86.57%。公司在機構調研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同比和環比均呈現較快增長。毛利率延續了逐季度提升的趨勢,第二季度毛利率相較第一季度有較大提升,主要得益于800G等高速光模塊的占比提升、設計改進等因素。得益于收入和毛利的增長,凈利潤率也達到了歷史較高水平。
新易盛、藏格礦業、小商品城、柳工上半年凈利潤規模居前。從業績增幅來看,北方稀土、新易盛、雙鷺藥業、泰凌微等10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增幅預計均超100%。
北方稀土業績增幅最高,月內獲1家海外機構調研。北方稀土表示,公司不是國內唯一生產釤的企業,但生產量是最大的,目前公司生產的釤產品只在國內銷售。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約9億元至9.6億元,同比增長1882.54%至20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