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沖擊歐洲汽車市場。
歐洲汽車巨頭大眾汽車集團在最新發布的財報中明確表示,2025年上半年,關稅給公司造成1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0億元)的損失。受此影響,該公司上半年的營業利潤同比暴跌33%,大眾還下調了全年銷售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關稅政策的沖擊波正在擴大。據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由于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近30%有在美投資計劃的德國企業推遲了項目,15%的企業直接取消了投資項目。另有三分之一的德國工業企業預計,由于美國的關稅政策,美國市場將失去重要性。
據央視新聞最新消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電話會談,圍繞當前歐美貿易關系交換意見。據馮德萊恩發布的消息,雙方在通話中達成一致,計劃于本月27日在蘇格蘭舉行面對面會談,重點討論歐美之間的貿易合作及相關爭議問題。此次即將舉行的會晤被視為歐美關稅談判的重要環節。當天早些時候,特朗普對外表示,美國與歐盟或將就關稅談判達成協議。
大眾“爆雷”
歐洲汽車行業正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劇烈沖擊。
7月25日,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584億歐元,同比下跌0.3%;營業利潤為67億歐元,同比大幅下跌33%。
作為歐洲最大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集團在財報中明確表示,僅2025年上半年,關稅就給公司造成13億歐元的損失。自今年4月以來,大眾及其競爭對手面臨25%的懲罰性關稅,這嚴重侵蝕了其在美國市場的盈利能力。盡管后續英國、日本與美國達成協議,將汽車關稅分別降至10%、15%,但大眾汽車所在的歐盟尚未達成類似協議。
財報披露后,大眾汽車歐股股價重挫,當天盤中一度大跌超4%,隨后跌幅有所收窄。這也凸顯出貿易沖突對歐洲汽車制造商的嚴重打擊。
除關稅因素外,大眾汽車集團還將業績下滑歸因于重組成本以及低利潤率電動車型銷量增加。
在銷量方面,今年上半年,大眾汽車集團交付新車440.5萬輛,同比增長1.3%。其中,在北美地區的銷量下降了16%,主要原因也是美國關稅的政策。
同時,大眾汽車集團更新2025年度業績展望,預計全年營收與上年持平(此前預計增幅最高達5%);銷售回報率為4%—5%,低于此前預測的5.5%—6.5%區間,同時將全年銷售預期從此前預計的增長5%下調至與去年持平;汽車業務凈現金流預計為10億歐元至30億歐元(此前預期為20億歐元至50億歐元)。
大眾汽車集團警告稱:“關于美國關稅政策的進一步發展、影響以及任何連鎖反應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該公司表示,如果關稅在今年剩余時間保持不變,其業績將處于預期區間的下限;若關稅率降至10%,則可能達到上限。
歐洲汽車制造商正積極游說歐盟貿易談判代表與美國達成協議,以降低這些懲罰性關稅。行業提議之一是利用他們在美國的投資和出口作為籌碼來減輕沖擊。
目前,大眾汽車集團正在經歷一場重大改革,計劃在本世紀末之前裁員超過35000人,以應對行業轉型帶來的挑戰。6月份的汽車銷售數據顯示,歐洲汽車行業整體放緩,而大眾汽車集團是表現較差的制造商之一。
另外,大眾汽車的情況或許是今年歐洲汽車業巨頭的縮影。擁有克萊斯勒、吉普、標致等品牌的歐洲汽車巨頭Stellantis周一披露,關稅和工廠停產導致今年上半年虧損23億歐元,在此期間對美國買家的交付數量下降25%。
沃爾沃在今年二季度也出現了2021年上市以來的首個季度虧損,公司因關稅和生產延誤計提了超過10億美元的減值準備。
關稅的沖擊波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外國企業對在美國投資的信心正持續減弱。
根據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Ifo)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由于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近30%有在美投資計劃的德國企業推遲了項目,15%的企業取消了項目。
與此同時,由于關稅的不確定性,企業在德國本土的投資也陷入停滯。在接受調查的1500家企業中,約有21%的企業推遲了在德國的投資,8%的企業表示項目已被取消。
Ifo在報告中表示,特別是受“對等關稅”負面影響的企業,正決定推遲或取消在德國的投資。
報告顯示,超過60%的德國企業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對其產生了負面影響,其中,機械工程(87%)、金屬生產(68%)等出口導向型行業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
Ifo貿易專家Andreas Baur指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是一場深刻的貿易政策沖擊,迫使企業重新評估全球市場并調整投資。
即使那些在美國設有辦事處的公司也受到了關稅的影響,有超過80%的此類公司都表示受到了明顯的不利影響。
三分之一的德國工業企業預計,由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美國市場將失去重要性。約40%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和印度市場的銷售機會在增長。
除德國以外,其他國家的企業對投資美國的興趣也在銳減。
根據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最新發布的一項調查,在英國企業主管眼中,美國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他們如今更傾向于挖掘本土及美國以外國家的投資機會。
另外,根據美國商務部今年6月底發布的一份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外國對美直接投資(FDI)大幅下降,從2024年第四季度下修后的799億美元降至528億美元。
這是2022年四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正值疫情后的高通脹時期。這一下降體現了特朗普關稅計劃引發的高度商業不確定性。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企業不敢輕易投資。
責編:戰術恒
排版:劉珺宇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