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2025-07-02 09:00
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人工智能(AI)+’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委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在2025夏季達沃斯論壇首場會議開場階段的發言,為本屆論壇首日作了最好的注腳——不論欣喜或擔憂,AI都已經融入千行百業。
AI正在以迅猛的勢頭席卷各行各業。從記者在論壇現場的隨機調查來看,嘉賓們的生活與工作已離不開AI工具輔助。關于AI導致失業的擔憂已大幅減輕,受訪的嘉賓均認為AI導致失業問題只是短期現象,從中長期看還將促成更多新的就業崗位。
AI的廣泛普及也增添了新的風險,尤其是AI幻覺受到嘉賓們的普遍關注。“AI并非100%準確,依然存在錯誤。我們正在教育公眾不要把一切都當作事實。”世界經濟論壇金融服務技術與創新主管德魯·普羅普森對記者說。在論壇現場的討論中不乏尖銳話題。例如,當AI廣泛運用于醫療、公共安全等領域時,AI幻覺導致的判斷失誤可能傷害人類。在此情境下,誰將承擔相應責任?
AI幻覺、隱私泄露等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為AI不夠智能、算法不夠完善、算力不夠充沛等。目前,AI技術雖然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諸多不足。AI幻覺可能導致錯誤的決策,隱私泄露則可能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限制了AI的廣泛應用,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要解決這些問題,唯有軟硬件相結合,完善AI算法、建設更多硬件基礎設施,讓AI更加準確。在這方面,中國無疑走在了前列。實體和軟件相結合,是中國經濟和技術發展的重要一環。中國龐大的工程師隊伍,14億人口的消費市場以及一系列支持性政策,都為中國在AI領域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朱民預計,未來中國將催生上百個類似DeepSeek的產品。隨著硬件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軟件功能的持續發展,各行各業都將發生深刻改變。